[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
  试验站简介
  试验站风貌
  科研部门
  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
  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中心
  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
  支撑部门
  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信息与学报编辑部
  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
  挂靠学会
  青海省动物学会
  青海省植物学会
  青海省生态学会
  管理部门
  所办公室 科技处
  组织人事处 财务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 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 > 试验站风貌
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风貌
最后更新:2020-02-26 【 】【打印】【关闭

  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老区)成立于“八五”期间的1986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拨专项经费建立。由我所生态农业研究中心负责管理,是我所三个研究中心所依托的农业科研、示范和推广基地。

  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老区)有耕地3.47hm2(52亩),新建有12要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300M3蓄水池一座和喷灌系统,田间渠道设施基本完备。有院落一处(占地5亩),平房22间,二层简易楼房一座(6间)。小型四轮拖拉机一台、播种机一台,试验用脱粒机二台,农业育种小型仪器20多台(件)。有简陋日光温室100m2,日光节能保温猪舍10间。基本满足农作物育种、栽培和试验要求。试验站位于青海省平安县小峡镇下红庄村,距离省会西宁市27公里,代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区农牧业生态类型,是中国科学院目前在该类型地区唯一的一个以农作物和牧草改良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农业试验站,也是中国科学院海拔最高的农作物育种和原良种繁育基地和唯一从事高原农业生态学研究的野外工作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原生态环境,在西北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生态代表性和院属其他研究单位和台站不可比拟的特殊性。依托试验站开展的农作物和牧草新品种改良作为我所二期、三期创新主体研究方向之一。

 

一、试验站基础建设

  1.春暖花开时节的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

2.试验站会议室

3.收获时节的试验站

4.保障试验用水的300M3蓄水池

5.试验站喷灌系统

6.十二要素自动气象站

7.新建玻璃日光温室 

二、试验研究

1.国家西北春麦水地组区域试验

2.青海省春麦水地组区域试验

3.青海省春麦水地生产试验

 

4.春小麦新品种选育(杂交)

5.春小麦新品种选种圃

 

6.新品种高原448原种繁殖田

7.胡麻新品种选育圃

8.胡麻新品种(系)种子繁殖田

9.豌豆新品种选育

10.新引进的紫黑马铃薯

11.药材栽培试验(牛蒡)

12.药材栽培试验(北柴胡)

13.唐古特大黄栽培试验

14.生物能源新材料——甜高粱栽培试验

15.玻璃苣栽培试验

16.玻璃苣栽培试验

  三、来试验站开展科研的人员

1.所长张怀刚研究员(中)指导研究生

2.农业中心主任陈志国研究员亲自观察记录

3.王海庆副研究员亲自做试验

4.窦全文副研究员(左)与博士生在试验地

5.研究生们在观察记录

6.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做实验

 四、人员交流

1.中科院石家庄现代化农业研究所专家(左)与
生物所所长张怀刚研究员来试验站考察(2008.8.3)

2.中科院近物所李文建研究员(中)、马晓旭高级工程师
(右)与生物所所长张怀刚研究员来试验站考察(2009.4.29)

3.平安县种子站包站长(右)与
农业中心主任陈志国研究员来站检查良种繁殖(2009.7.3)

4.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
马晓岗研究员(右)来站考察(2009.7.9)

5.国家西北地区
春小麦区域试验会议代表来站观摩(2009.7.3)

6.农业部专家(左)与青海省
种子管理站巩爱岐站长(右)在观摩(2009.7.3)

7.青海省品种评审专家来站区试现场评议(2009.7.13)

8.青海省品种评审专家来站生试现场评议(2009.7.13)

 
  相关链接
  文档附件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