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材资源数据库
多刺绿绒蒿

学名:多刺绿绒蒿

拉丁名: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别名:乌巴拉色尔布

药材名:绿绒蒿、刺儿恩、才尔恩、才温、阿恰才温

药用部位:全草或花

功能与主治
多刺绿绒蒿味苦,性寒,有小毒,有解热、止痛、接骨、活血化瘀的功能,用于治疗头伤、骨折、跌打损伤等;据《晶珠本草》记载:"才温味苦可清骨中之热,是治头骨骨折的甘露"。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 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刺长0.5-1cm。主根肥厚而延长,圆柱形,长达20cm或更多,上部粗1-1.5cm,果时达2cm。叶全部基生,叶片披针形,长5-12cm,宽约1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而入叶柄, 边缘全缘或波状,两面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的刺;叶柄长0.5-3cm。花葶5-12或更多,长10-20cm,坚硬,绿色或蓝灰色,密被黄褐色平展的刺,有时花葶基部合生。花单生于花葶上,半下垂,直径2.5-4cm;花芽近球形,直径约1cm或更大;萼片外面被刺;花瓣5-8,有时4,宽倒卵形,长1.2-2cm,宽约1cm,蓝紫色;花丝丝状,长约1cm,色比花瓣深,花药长圆形,稍旋扭;子房圆锥状,被黄褐色平伸或斜展的刺,花柱长6-7mm,柱头圆锥状。蒴果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稀宽卵形,长1.2-2.5cm,被锈色或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刺,刺基部增粗,通常3-5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3-1/4。种子肾形,种皮具窗格状网纹。花果期6-9月。
分布
产甘肃西部、青海东部至南部(达日、大通、)、四川西部(黑水)、西藏(墨竹工卡、尼木、林周),生于海拔3600-5100m的草坡。尼泊尔、锡金、不丹有分布。
植物图片
 
附注
《晶珠本草》记载才温味苦可清骨中之热,是治头骨骨折的甘露,叶子,茎,花和果实均有刺。茎如木穹典云,花如欧摆完保。 各地藏药用罂粟科多刺绿绒蒿和总花绿绒蒿入药,其中多刺绿绒蒿与上面记载的形态比较符合,应为本药的正品,总花绿绒蒿因茎具多花,因此为代用品。 {引述自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P626} {青海黄南药用植物.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21.P104} {青海植物名录.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P85} {藏药志.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P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