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最后更新:2024-01-25

生态学专业 071300(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系统生态学:针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探讨适应高原自身环境特点的最佳放牧制度及优化放牧模式,以及鼠害防治体系的综合防治技术。以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在高原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产力形成机制、生态系统结构的优化等领域开展研究,建立气候、生产者亚系统、消费者亚系统模型;在生态系统和区域尺度上揭示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驱动力,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机理,建立安全监测、评价和预警系统;研究物种的濒危机制与生态系统功能,提出重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对策;高原生态系统的的服务功能及健康评价;生态系统碳通量、水热通量的观测研究;研究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分布格局的影响。

  进化生态学:以生物进化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征以及行为特征的进化和适应意义,阐明物种的形成机制、分异过程、种间关系等生物学重大理论问题。利用极端生境下特殊的生物材料,围绕在个体、种群和物种对环境的进化与适应等进化生态学领域的基本问题,采用分子、细胞以及宏观的生态控制实验;利用进化生态学的原理,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交叉手段来综合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过程、极端环境下物种的生存适应机制、种群动态式样、种间竞争与共存机制以及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分子应答的调控机制,阐明适应性的起源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机理,开展青藏高原地区物种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持续利用,特别对抗逆性基因的提取和利用。

  保护生物学:通过对濒危物种的数量、分布、年龄结构、性比、繁殖力、死亡率、性成熟年龄、生态寿命、种群遗传多样性、天敌动物、疾病等种群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的系统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阐明物种的濒危机制和主要致危因素,另一方面,须估算物种的灭绝概率,并寻找一切有效的可行的种群恢复方法。

  恢复生态学: 以青藏高原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基础研究与试验示范为主要方向,通过受损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与示范,阐明青藏高原典型退化生态系统受损机理,恢复与重建途径以及适宜当地生态条件下的优化模式。并开发研制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退化草地改良和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技术,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促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植物生态学:以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于高寒草甸生态学及高原物种的进化适应研究。

  农业生态学:本方向主要研究提高作物光、水、肥利用率与能量流高效转化的途径,粮经作物合理配比,种养结合,达到合理利用该区独特的农业资源,实现农业持续发展。主要开展作物光合生理生态、优质作物和牧草新品种引进与选育、退耕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研究,重点是人工草地建设技术、农牧结合的模式优化、高原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试验示范、生态因子与耕作措施对作物高产优质的作用、节水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研究。以期在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探索适合高寒干旱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农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缓解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学:侧重研究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及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问题。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使其成为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因此被称为“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是全球变化敏感区、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和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从而使青藏高原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独特区域。高原上独特气候环境所孕育的不同类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持续利用,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是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区域之一,也是农牧业持续发展所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也是国内重要的生态源。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手段,研究青藏高原特征性植物类群物种多样化的特殊机制和时间尺度。结合地质、地理和古植被的资料,验证与确认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变信息(如高原的阶段性隆升),确定高原隆升和冰期各时间段对高山物种分化和多样化的不同影响。为保护、开发与利用该地区的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分子生态学:研究高原特征性植物物种在其整个分布区的种群遗传特征,根据不同遗传背景的单倍性(Haplotype)变化,揭示这些物种在起源之后对剧烈环境变迁响应的种群迁移动态和历史过程。特别是可以验证青藏高原地质学界长期存在的有无大冰盖之争。这一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对具有重要生态学价值的物种繁育起到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预见全球变化下这些物种再迁移造成的景观变迁,从而优化目前该地区的生态恢复途径与方式。

  资源生态学:通过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生态领域科学研究的结合,传统方法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结合,突出青藏高原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高寒脆弱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与生态工程的有机结合,如藏药植物的繁殖生态学和引种栽培生态学研究,开展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高原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等与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密切关系的生态学研究,从而建立具有创新性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丰富和发展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以及高寒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如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理论、藏药植物繁殖生态学和引种栽培生态学理论、江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理论等,促进我国现代生态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高寒地区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理论。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动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和矿物质中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天然产物结构鉴定、合成与分析化学。其研究发现出的新天然产物和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化学科学新的突破,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应用科学数据。

  天然药物化学: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药用动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和矿物质中药用化学成分和种群生态、生理、环境保护及药用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用生物资源的种植、繁育与生物工程和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天然产物结构鉴定,可作为药用生物资源原材料及保健食品和新药的物理化学性质、指纹图谱、化学成分分析、有效成分分析、质量标准、毒理与药理、药代动力学和生产加工工艺等。

  植物学专业071001

  进化植物学:主要研究青藏高原上重要植物科属的形成、演化和系统进化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

  植物遗传育种学:侧重于春小麦的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作物光合生理生态,优质作物和牧草新品种引进与选育等研究。

  植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基础:主要研究青藏高原特有植物极端环境下的分子生理应答、次生有效化学物质的积累过程及其受环境的影响与调控方式。植物对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必然产生大量的抗逆性基因,本研究通过抗逆性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机制和分子应答研究,可望获得有关抗逆性基因的认识,从而为将来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动物学专业071002

  行为遗传学:以青藏高原特有动物为对象,研究其家庭社会组织结构、社群等级、交配策略、育幼模式、社会冲突以及反捕食合作等行为特征,定性、定量分析行为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行为的表现的可塑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特殊行为在子代中的遗传等,阐明家庭社会组织形成机制,婚配制度的可变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的关系,探讨种群迁移对降低近亲繁殖以及保持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揭示高原动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以及适应极端环境的行为学机制。

  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对环境理化因子的选择,阐明动物的适宜环境及其对环境的耐受极限;研究种群的消长、时空变动格局及其内外影响因子,阐明动物种群的自然调节过程和可能的人工控制方法,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和有害动物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动物的行为过程、社会组织与婚配制度,增进对动物生存对策的理解;研究种间关系(共存、共生、捕食与反捕食)、能量和物质在不同营养水平之间的传递和流动,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促进人类形成有益的自然生态伦理观,增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动物生理生态学:主要研究青藏高原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动物的生态适应机理,侧重于研究动物的生理生态学基础、能量代谢、生物能学及行为生态学。采用野外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生物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生理学、生态学和现代进化生物学理论有机结合,从分子、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上,揭示动物的生理多样性及其对不同环境的生理适应机理和生存策略。

  动植物相互作用及协同进化:以植食性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在植物—植食性动物相互作用层面,开展动物选择性觅食对青藏高原主要植物的生理结构、繁殖对策以及扩散能力等的作用模式,探讨食草作用与植物种间竞争、生长补偿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等关系,阐明植物应对动物啃食的物理、化学防卫特性。研究植物表面特殊结构和次生化合物对动物食物选择、利用及消化代谢的效应,在更大时间及空间尺度上,阐明其对动物栖息地利用以及生存方式的影响。揭示动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协同关系。

  中药学专业078100(一级学科)

  中药化学:以青藏高原特色中藏药材为研究对象,开展中、藏药及其制剂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及品质研究、中药提取物及质量标准研究、新药研发。

  中药资源学:以青藏高原特色中藏药材资源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道地药材形成的机理及其质量评价、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中药材人工培育理论和技术、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经济以及扩大与寻找中药新品种新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藏药药理学:以藏药毒理药理研究为重点的中(藏)药药理学。以藏药为代表性的民族药毒性药材(重金属如汞制剂“佐太”、矿物如砷铅铜、毒性植物药材、毒性动物药材等)与传统成方制剂(如“七十味珍珠丸”、“仁青芒觉”、“仁青常觉”)的安全性评价及其毒理药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