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退化分异模式”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13-12-11 科技处

    2013年12月10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退化分异模式”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该项目在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区草地现状调查和放牧干扰下高寒嵩草草甸演替过程的长期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退化分异模式,提出了表征草地退化演替的状态参数,并探讨了青海省高寒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的空间分异格局,为进行高寒嵩草草甸的适应性管理与退化草地措施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揭示了高寒草甸内外因耦合退化演替过程,认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阶段、两种动力”;小嵩草群落地下/地上比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造成的草毡表层的极度发育,致使土壤-牧草间营养供求的失调和生理干旱,是造成系统稳定性丧失的终极原因。植物功能群、草毡表层厚度、土壤容重和根土体积比等可作为表征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状态的指示参数。草毡表层厚度在2.8 ± 0.49 cm时,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最佳。

  专家委员会认为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评价会

曹广民研究员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