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西北高原所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藏羚迁徙产羔:规避寄生虫感染风险?”

发布时间:2022-11-29 

  藏羚经历上个世纪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危机之后,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迅速增长,科学认知藏羚迁徙行为与种群持续增长的关系,对其种群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藏羚长途迁徙的原因是一个科学之谜,该研究发现藏羚迁徙到卓乃湖一带产羔仅停留24±3天左右,而粪便中的优势寄生虫/卵囊发育到感染阶段至少需要30-35天,加之该区域冬季极其寒冷干燥,藏羚粪便中很少有球虫或线虫的幼虫能够越冬,藏羚对产羔地的短期利用和快速回迁很可能是藏羚羊避免增加消化道寄生虫感染风险的重要行为策略。此外卓乃湖湖水外溢、湖底外漏,局部沙化并没有影响藏羚迁徙卓乃湖区域产羔数量、迁徙时间的提前也没有延长产羔后滞留时间、产羔地沙生植被及建群种较高纤维素含量也排除未获取高质量食物的可能,由此推测雌性藏羚在季节迁徙权衡过程中,通过规避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而获益,即确保幼崽早期存活,保持种群快速恢复。鉴于此,作者建议保护可可西里卓乃湖以及周边区域藏羚“大产房”的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辅以人工干预保护完整的迁徙路线,确保其行为不受干扰,是保证藏羚种群恢复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伊凡为本文第一作者,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在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的Commentary栏目发表,标题为“Tibetan antelope migration during mass calving as parasite avoidance strategy”。

  文章链接:http://www.the-innovation.org/issue/20221108/S2666-6758(22)0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