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技日报】中国的 “科学魂”

发布时间:2022-11-02 所办公室

  90年代的第一个岁末,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53岁的副研究员王为义,因长年从事植物解剖实验室工作,积劳成疾,不幸被白血病夺去了生命。逝世前他留下遗嘱:“把我的骨灰顺便撒在江河源头,以表达我对青藏高原的热爱……”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闻讯,悲痛不已,称他为——中国的“科学魂”。

中国的 “科学魂”

严世华

  一盏明灯在闪熠着最后的余辉……

  1990年11月19日,王为义接到了医生的诊断书:急性白血病。

  死亡的阴影猝然而至,他很痛苦,潸然泪下;他也很冷静,沉思良久。他在给妻儿的遗嘱中写道:“死的到来看来已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两件憾事使我不安,我不是一位幸福的人,因为我的希望没有实现,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达到,我所欣赏的东西几乎都是别人的。我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26年来,我没有陪你们上过大街,逛过公园,我没有亲自为你们买过一件衣服,我欠你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我死后,不要开追悼会。把我的骨灰顺便撒在江河源头(通天河和黄河源),这既可表达我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又可寄托我对故乡的思念”。

  11月20日,王为义住进医院。化疗的痛苦折磨着他,使他浑身无力,神情恍惚。他却对同志们强装笑容地说:“我要走向生物所去……”

  是的,走向研究所的路并不远,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了整整26个春夏秋冬。1964年10月,王为义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祖国西北青海省西宁市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有人问,你为什么来青海?他说:“青海几百万人能生活,我为什么不能!”

  26年过去了,他多次参加青藏高原的野外考察,足迹遍布海拔4000米--5000米的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区。辛勤劳作,采集到高山植物标本一万条号,先后发表了17篇学报水平的论文,为《中国植物志》和《青藏植物志》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植物解剖工作非常艰苦复杂,他为了准确及时地测得一个数据、一个实验结论,常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睡卧在充满二甲苯、福尔马林的实验室里已成家常便饭,26年如一日,实验室的灯火长明不熄。久而久之,他积劳成疾。从70年代起患上慢性迁延性肝炎后,华中科学分院、武汉植物所和武汉大学等单位,先后发出邀请,调他去工作。他怎么不想回到那“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故乡呢”!但他考虑再三,还是谢绝了家乡人的盛情。带病埋头于自己心爱的实验室里,继续点燃起事业的灯火。

  呕心沥血,他体力渐渐变虚弱了,又患上了严重的鼻炎,不能正常呼吸,只好以嘴代鼻呼吸,痛苦不堪。直到去年领导上让他回武汉休养。可王为义人在老家,却心念西北,很快又返回实验室,憧憬着他自己20多年积累起的植物解剖研究成果汇编成书,希望能多为国家培养几个研究生。

  病魔再一次袭击了他,使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在同事们一再催促下,他才去医院,这时已为时过晚……

  11月23日,住院后的王为义,向前来看望的人请求,帮他安慰安慰也在住院的同事赵多虎、魏善武,鼓励他们去战胜疾病。

  此情此景,勾起了同事们对王为义往日的回顾。“他是一个心中只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郭本兆研究员曾十多次和王为义一道考察青藏高原,他追忆,每次在野外考察,王为义总是跑前跑后,背最重的东西,爬最高的山头,坐车时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别人。早晨,他往往是第一个起床,晒翻标本,抢先为同志们把这项工作干完。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多变,高寒缺氧。王为义的研究生蔡联炳说:“王老师在野外比我们还辛苦,别人干不了的工作他都能干,我们从他那里学到许多东西。”行政处处长张钦虎谈起王为义十分激动: “什么叫无私奉献精神?王为义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如果拿加班费,按最低的标准计算,26年来他早该成万元户了。”

  11月26日,王为义同志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王为义是累死的。”所里人都说。

  “王叔叔上班最早。”孩子们都说。

  “老王实验室的灯熄得最晚。”同事们都说

  大西北永远回荡着这个中国的“科学魂”!

  来源:《科技日报》1991年1月29日